拾荒的人 ── 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

拾荒的人 ── 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

談起「拾荒」,在你腦中首先閃過的是甚麼?一直以來對「拾荒者」的想法又是甚麼?城市的正常運作從來由最微小的東西推動,但那份微小是否已被五光十色遮蓋與遺忘?

站在邊緣,住在窄路,但其實他們自帶光芒。書中的「拾荒者訪談」細味拾荒者真實生活,「拾荒議題研究」從歷史、國際視野及本地十二位持分者的角度深入分析議題。你會發現「拾荒」非只與貧窮有關,在媒體塑造的既定印象以外,還有更多事情待我們一一探討。

推薦

程展緯 
獨立勞工研究員 「拾平台」喜歡叫義工們稱呼拾荒者為「街坊」,說的是讓義工明白彼此平等對待的重要,一個稱呼的考量看到這團隊的工作理念。
「街坊」既不是路人,又不是工種,在制度外也總會是穿越制度中,我們說大家都是「街坊」,就是在日常社區中構連成有溫度的共同體。
看《拾荒的人》,你既看到街坊的個人故事, 使他們在你面前不再面目模糊,也帶你連接到制度政策視野中,看到起初原以為是個體挫敗的故事,其實背後是我們共同制度下生產的不公。
我期望大家閱讀後用自己的方法加入成為「拾平台」的街坊,一起修正我們的不公。
 
黃洪
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(教學)
「拾平台」是一個有影響力的社區工作組織,成功改變了大眾對拾荒者的負面看法,並有效連結拾荒群體、學者及其他團體進行政策倡導。作為一個基督教機構,拾平台致力於將教會與拾荒者連結,將基督徒的慈善關懷擴展至宏觀的社會政策關注。該平台通過社會創新,運用設計、電影等多元手法推動社會改變。本書《拾荒的人》細緻總結了「拾平台」對拾荒群體的工作,介紹多元的實踐經驗,並展現不同界別人士的觀點,是香港市民與學生不可錯過的好書。
 
林善
電影《不赦之罪》導演香港人對拾荒者的身影不會感到陌生,本書難得的是在媒體常見的報導方向以外,提供了更多不同角度,讓讀者深入認識拾荒議題,更重要的是其對眾拾荒者生活和生命故事的記錄。透過拾荒者的自述,了解他們如何開始拾荒回收的工作,以及工作日常上面對的難處,使議題不再只是限於冷冰和遙遠的數字,而是與你我生活密切相關的香港故事。

購買版本

相關書籍
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
  • 免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