審判

審判

  • 作者
    法蘭茲.卡夫卡

「人不知道自己的定期。魚被險惡的網圈住,鳥被羅網捉住,禍患的時刻忽然臨到,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。」- 《聖經》傳道書 9 章 12 節
卡夫卡的《審判》的開場和結局,跟他另一部著名作品《變形記》微妙地相似,主角都是在一個美好的清晨一覺醒來,世界突然莫名奇妙地變了樣。從那不可掌握的一刻開始,主角便陷進了不可抗力之中,耗盡精力掙扎,卻無法找到除死亡以外的出路。
法蘭茲·卡夫卡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,《審判》創作於 1914 年至 1915 年間。小說主角約瑟夫·K 是一位平凡的銀行職員,突然被捕並捲入一場莫名其妙的審判。本書用虛構的故事探討了現代社會中個人在面對不可知的、巨大的體制力量時的荒誕處境。
卡夫卡在《審判》中對官僚制度及其導致的人性異化作出深刻的諷刺。小說中描繪的法庭系統不透明、不可理喻,充滿繁瑣的程序和模糊的規則。主角面對這系統時感到無助、困惑和焦慮,逐漸失去了自我認同和人性尊嚴。法律和正義本應保護個人,卻變成了壓迫的工具。正如漢娜·鄂蘭所言,法律變成了「沒有暴君的暴政」。書中描寫的不是真實世界中的法庭和法律,那只是各種龐大體制的象徵而已。
卡夫卡的敘事風格獨樹一幟,擅長營造一種夢魘般的氛圍,故事情節尤如處於現實與夢境的邊界。這種寓言式的寫作手法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和解讀空間,故事往往讀到一半,才突然注意到各種荒誕的細節,質疑在看的到底是夢境、現實、還是兩者混合。
卡夫卡的作品在現代文學中佔據重要地位,它影響了後世無數作家和藝術家。小說中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洞察,以及對個人在龐大機器中無助感的刻畫,至今仍具有強烈的意義和藝術魅力。

購買版本

  • 小說
  • 世界名著
  • 存在主義